日本列车有名的可不只“新干线”!

由“JR东海”打造的名古屋磁浮列车铁道博物馆,展示了包括新干线列车在内,从早期蒸汽机车到试验型磁悬浮列车的数十款日本代表车型,可以在展馆内了解到日本列车的发展史。

日本名古屋日本名古屋

不用环游世界也能环游世界在美璟

VR 游览全世界你好我是美璟

旅行师胡迪说到日本铁路我想许多人

脑海里立刻想到的应该都是新干线吧

新干线被日本人视为现代化的象征

民族的骄傲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二世和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曾经每位

造访日本的外国国宾都被邀请搭乘

新干线实际上在新干线诞生以前日本

也有不少在今天看来依旧经典的车型

它们在日本铁路技术革新的历史中

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干线的诞生

离不开这些前辈们打下的基础今天

东海打造的名古屋磁浮列车铁道

博物馆就展示了包括新干线列车在内

从早期蒸汽机车到试验型磁悬浮列车

的数十款日本代表车型我们会按照

展馆的路线顺序依次参观虽然

当今世界上唯一在运营的高速磁悬浮

列车线路在我国上海但实际上日本

研究磁悬浮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

了只是由于技术路线是比中国德国更

激进的超导导致长期处于试验阶段

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即将打造的

磁悬浮线路有望跑出世界第一的速度

展馆入口处是三辆曾创下世界最高

时速纪录的代表性列车右边那辆是

1995 年打造的超导磁悬浮列车

MLX011 属于 MLX0

一系列我们所看到的尖鼻子车头不是

这个系列的唯一造型该系列仅用于

实验测试曾在测试期间创造了各种

速度和距离记录直到 2011 年左右

退役所谓的超导磁悬浮就是利用安装

在车体上的超导磁铁和安装在地面上

的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力使车体悬浮

起来不过可惜啊你在博物馆内无法

直接体验乘坐磁悬浮列车作为替代

馆内配有模拟体验设施中间那辆是

1995 年 JR 东海以次世代铁道

技术打造的实验车型 300X 正式名称

新干线 955 型电联车它曾在

1996 年 7 月 26 日凌晨创下

最高时速 434 公里的记录正是

因为这款车让 JR 东海得以研发在

节能环保以及乘坐舒适度方面的新

技术为研发300系的后续车型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至于最左边那辆是 C62

型蒸汽机车我们走近点看看

入口处最左边的这辆车是战后由

日本国有铁道公司设计用来牵引特快

列车的日本最大和最快的蒸汽机车C

62型从这个角度你可以很清楚的

看到这款蒸汽机车的车轮它的车轮

配置是464型也就是两对前轮三对

动力耦合驱动轮和两对从动轮馆内

展出的 C62 17 曾于 1954 年以

每小时 129 公里的速度创下

世界窄轨蒸汽机车的速度纪录对于非

铁道迷而言知晓这款蒸汽机车可能

更多的还要多亏日本知名漫画家松本

零士的作品银河铁道 999作品中的

银河超特级 999 号列车的牵引车

原型就是这4-6-2型蒸汽机车不过

漫画中的这辆看似是老爷车实际上是

外太空科技打造的超现代太空列车

穿过入口处的大厅我们再来看看第二

个展区最前面从左往右这四节蓝白色

的车头都属于新干线电力动车组分别

是700系C1编组的723-9001

号300系J1编组的322-9001

号100系123-1号和0系21-86

号右边两个系列到后面给你介绍先

说左边两款300系和700系300系一

推出就凭借着轻量化车身让新干线的

最高时速由240公里提升到了

270公里大大缩减了行驶时间

不过由于耗能再加上噪音大最终它

还是被取代这就有了后来的500系可

500系嘛又由于造型的关系车内乘坐

空间狭窄哎也不够理想后来在300X

实验车的基础上JR东海自

1997年开始打造新型电力动车组

700系经过一年多的测试700系于

1999年正式量产并开始服役应用

在东海道以及山阳新干线的提速计划

上以取代两线的100系电力动车组它

是新干线开通五十多年来最具划时代

意义的一款车其宽阔的车厢和在它

之前的300系与500系相比大幅提升

了乘坐的舒适度也奠定了JR东海

在后续车辆开发上的基准

我们来723-9001和322-9001

的车身后方看看两款车的车身

300系刚出的时候腰带还是浅蓝色的

量产后变成了深蓝色你可以看到左边

的723-9001上标注了希望号

这个代号但实际上希望号最早是专属

于300系的代号早在1992年300

系就已经以希望号作为代号行驶于

东海道和山阳新干线上没错就是那个

铁胆火车侠主角之一的希望号暴露

年龄了后来希望号这个代号变成了

JR东海所属的东海道新干线和

JR西日本所属的山阳新干线上所

运行的多种新干线列车等级中时间最

短平均车速最快的列车等级的共有

代号所以啊我们左右两边的700系和

300系实际上都算希望号

走到700系和300系的后方最左边的

自助餐车厢1959年由于二战

取消奥运举办权的日本再一次争取到

了奥运会的举办权为了这次难得的

机会日本政府花费大手笔推动各项

建设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花费用在

了建造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上也就是

东海道新干线这0系就作为新干线的

第一代车辆在1964年东海道

新干线通车时投入服务而在0系车的

右侧两辆则是改造于1988年的

“信浓号”Kuro381型和造于

1966年的Kumoha165型的

165-108号1960年初日本本州

的中央本线和信越本线进行了电气化

但此时作为主力的电力动车组153

系是针对温暖地区坡度平缓路线的

设计所以就需要推出新款的大功率车

以应对大坡度和寒冷气候地区的路线

于是Kumoha165型诞生它继承了153

系的车头造型也采用了高驾驶室

的设计Kuro381型属于国铁381

系电车1988年改造自同系列的

Saro381型它同样对驾驶室做

了加高处理而且车头有1/3的

面积属于观察室可视面积十分宽广

这种驾驶室移至二层车头设有观景席

有着大范围可视面积设计的列车称为

全景车在目前还在运营的列车中这样

的全景设计已经很少见了

转过头往回走300系和Kuro381型

以及Kumoha165型之间还有辆3

编组的922型922 - 26号车这个

系列因为颜色和功能俗称黄博士什么

功能呢它除了用作商业用途外还有

测试用途上面装有专门的设备来监控

轨道和高架电车线的状况因为数量

稀少难见到黄博士大约每十天运行

一次而且列车时刻表不公开所以在

日本铁道迷之间有个传说能见到黄

博士就代表着好运来除了我们所看到

的922型“黄博士”还有921型9

23型925型等型号921型是无

动力车922型以新干线0系为基础

制造925型以新干线700系为基础

制造925型以新干线200系为基础

制造不过这几款车型大都陆续退役

除了923型的两列翻新延续寿命至

2026 - 2031年而在925型

退役后在日本旅客铁道以926型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EAST i作为它

的后续车款不再使用黄色涂装可要见

这款EAST i甚至比“黄博士”更难

黄博士旁相连的两节列车都属于100

系电力动车组是0系的替代车型

博物馆展示的这两节一节是车头123

型一节是车身168型由于0系是

新干线的首款运营车设计之初难以

预计长期使用会出现什么情况上世纪

七十年代的时候长时间在高强度高频

度的苛刻条件下行驶1964年

东海道新干线开始运营时就投入使用

的0系车已经老化出现了金属疲劳等

现象造成气密性下降日本国有铁道

决定投入一百亿日元研发以替代0系

相比0系100系最大的差异在于车头

的造型和双层车为了降低噪音和空气

阻力全部设计为前细后大的流线型前

照灯由纵向的两个灯改成了横向两个

细长的大灯还有为了尽可能减少

驾驶室窗户和车体的水平落差100系

将0系上可开合的侧窗固定化平滑化

使行驶阻力较0系降低百分之七十

前面我们在 700 系和 300 系的后部

已经看到了两节零系的车厢而100系

的右边保存了一节连接了乘客区的绫

系车车头 2186 号和一节 36 型

餐车更具代表性至于绫系车头右边有

1-1号由川崎重工于 1973 年建造

也属于国铁 381 系电车你看它的

车头可视面积就不及 Kuro 381 型了

这里我还是详细介绍一下零系车毕竟

它的出现扭转了飞机出现后铁路被

视为夕阳工业的命运而且作为日本

新干线的第一代车辆也是世界上第

一种高速铁路车辆零系至今仍是产量

最高的新干线列车曾经还被用来招待

国宾我国前领导人邓小平也乘坐过在

初期的时候零系这叫新干线旅客电车

一直到东北上越新干线的200系投入

服务后才开始被称为零系意味着

新干线的起源和一切的开始不过官方

内部名称实际上是000系虽然在

后来该系列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

的设计在它出现的年代那可是十分

时髦的和飞机相似的车头蓝白色的

清爽涂装给人一种现代感而且直到

现在这种配色仍然是新干线的经典款

跟我进 2186 号车头的内部参观

参观吧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连接处

旁边的盥洗室这内部构造和我们过去

的老式火车差不多过道两边一边是

洗手台一边是厕所不远处还有净水处

有别于现在新干线的一节配备一间

厕所零系的厕所是每两节一间洗手间

内会配置两个合适座位如果是绿色

车厢则是一个普通座位再往前走一点

就是乘客区了和国内高铁一样普通

车厢的座位也是一排三加二共五个

座位另外从新干线零系开始电力

动车组都采用电动可旋转式的座位

这样旅客乘坐的时候一直都是朝着

车头方向能减少乘坐的不适感

和 2186 号车头相连的是零系 36

型的餐车 3684 号和其他车厢不同

餐车没有设置车门但在餐车的外侧

设有独立通道不用餐的旅客可以直接

走独立通道而无需通过用餐区这一点

和国内餐车不同其实早期的餐车无论

是过道还是车的两侧都是没有窗户的

这让当时不少用餐的乘客抱怨就餐时

不能看到富士山所以从 1979 年

开始国铁对餐车进行改装在车侧加上

了窗户那为了在不同速度运行下也能

维持车内的气压新干线的车厢都用的

是密封窗餐车同样如此当车加速至每

小时 30 公里的时候就会和飞机一样

以阀门来调节车厢流出的空气做气压

调节以及以车内空气压力压住车门

前面我们看到好几辆基本都是电力

动车组那是不是新干线出现后日本就

淘汰掉了除电力以外的动力车呢并

不是哦因为日本不是所有地区路段都

实现了电气化从0系36型餐车出来

在0系36型右边Kuroha381后面

等待我们的日本国铁Kiha181系

柴油动车组就是开发用于非电气化

山区路线的一款列车从1968年

开始服务于铁路运营1987年

日本国铁私有化后JR四国继续

使用它一直到2016年

它才正式在日本退役之后有十五

辆该系列车在退役后被运往缅甸并在

2013年重新投入使用在它的车头

日本不少款电车上都出现过象征着

速度和睿智

服役时候的Kiha181系是国铁首款

采用五百马力发动机的量产柴油列车

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

在现在这个速度不算快汽车都能达到

这个速度但在当时它已经算是特快

列车了而且它的优势在于坡度较大的

山区路段内部的座位和我们刚刚看过

的0系车座位不同这里每排是二加二

共四个座位后背还都安置了可以展开

的小桌子可以看到除了第一排外每两

排共用一扇窗户而且第一排的窗户

特别小那是因为那扇窗户兼做逃生窗

但也因此若是你想要有个好的观景

体验这一排你肯定不想选可是啊我们

这些车厢都是指定席也就是指定座位

要是旅游旺季就很可能没得选或者

只能去自由席碰碰运气喽

继续往 KiHa 181 系的车厢后部走我

再来介绍三款气动车也就是内燃机车

柴油发动机是它们主要的动力来源在

日本铁路刚刚开始新建的时候无论是

客车还是货车都是由蒸汽机车牵引的

效率极低所以早在战前柴油机车就被

运用于日本地方线路的客运服务从

左边的红白色车往右看这三款的型号

分别是KiHa 82型KiHa 11型以及欧

罗尼10型注意到了吗红白色的 KiHa

80 系KiHa 82型简直和刚刚的 KiHa

181 系一模一样嘛要说哪里不一样

只有车标上的字了吧其实啊KiHa 181

系在设计上参考了多款前辈车型的

数据外观上主要沿用了KiHa 80系的

设计理念但在性能上大大优于KiHa

80系在它右边的蓝白色车是有着

柴油车先驱称号原为 KiHa 48000

型的 KiHa 10 系 KiHa 11 型能行驶

于北海道北部的极寒地区证明了

内燃机车即使在下雪的冬天也能顺利

行驶国铁后来推出的 KiHa 12 型是

它的加强版在耐寒性以及雪地行驶的

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而褐色这辆

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瑞士联邦铁路

公司轻型客车的影响下设计开发的国

铁 10 系客车奥洛美 10 型当时瑞士

联邦铁路公司在轻量化设计方面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所以学习了瑞士的

Orono 10 型在车体和转向架等

方面要现代化许多不过由于作为驱动

电力来源的柴油发电机组比较重又

不可避免的增加了Orono 10型的

车身重量

接着再来看KiHa 181系列111系电力

动车组的改良版交直流电车Kuroha

1111号先介绍下 111 系这个

系列是国铁 113 系电力动车组的

原型行驶于郊区车头上方的目的地写

着东京是因为它一直负责东海道本线

的东京口该系列这种绿色加橙色的

代表配色被称为湘南色东海道本线与

湘南地区区间行驶的湘南电车都是

这种配色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这颜色

挺熟悉的如果你观察够仔细前面我们

在展区的末尾看到的 Kumoha 165 型

电车也是镶蓝色还有灌篮高手中出现

率颇高的海边电车也属于湘南列车

湘南指的是神奈川县也就是作品中

主角们高中所在的地方只是那款的

颜色是绿色加偏奶白色至于 Kuroha

111型前边的这些棕色车厢是Kumo

ha 12型一会儿进去内部我再详细介

绍它我们先进 Kuroha 111 内瞧瞧

与EF58型电力机车相连的国铁

KiHa43系是国铁KiHa35的改进款

1951年开始制造KiHa35就在

KiHa43附近一会儿出去你就能看到了

和前面我们看过的几款不同KiHa43

这个系列命名不是来自官方而是对以

相同设计理念制造的轻型客车的总称

该系列在转向架结构以及车内设备上

进行了多项创新所以相比KiHa35等

旧款列车在乘坐的舒适性上有了

大大的提升解释一下转向架是什么

就是位于列车底部承载车体重量和

载重引导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的部件

所以转向架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车辆的

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度

ha 12 内部Kumoha 12 这款老式电车

最初叫 Moha 12 为日本国铁的前身

铁道省 JGR 建造 1959 年

6 月日本国铁对列车型号进行了重新

分类所有配备了驾驶室的动力车都有

oha 12 可以看到列车两端各有一个

驾驶室车厢每侧有三个乘客门内部的

座位则是沿着两侧安装的纵向长椅式

乘客座椅啊旁边的牌子上写了请勿

入座不过在美璟 VR 我们就没有这个

限制了这种长椅式乘客座椅常见于

交通拥挤路段的列车中因为这种座椅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座位占的空间

同时增加站立空间就能容纳更多的

乘客还能方便乘客上下车不过静冈

地区东海道本线的不少普通列车主要

由于乘车时间比较短而曾引进长座位

的车厢毕竟时间短多些乘客站着乘车

问题也不是很大

Moha 52 型也是一款老式电车在

1936 年和 1937 年由铁道省

制造是京阪神地区特有的特快列车也

是战前国铁列车的代表你还记得

moha 52在基本设计上这款列车基本

列车来设计但它在外观上额外采用了

当时的流行款流线造型又因为它具备

压倒性的速度实力成为当时京阪神

地区的头部明星列车还有着流电的

爱称至今仍在铁道迷中拥有极高人气

和Kumoha12内部只有纵向长椅式

乘客座椅不同Moha52内部的长椅有

纵向的也有横向的而车门嘛只有一扇

其实Moha52这款在1944年

为了应对繁忙的交通运输曾有计划

进行改装改装的范围包括车门数量

增加到三扇但后来由于战争越来越

激烈物资和人力都严重短缺造成最后

这个计划直到战争结束都没开始一节

车厢都没来得及改装车门也就保持了

只有一扇的配置战后虽然配置上没做

啥大改造但Moha52仍发挥着重要

作用1948年人们对Moha52

进行了高速试验此时它能达到每

小时119公里的最高时速这为

后来的长途列车电车化和80系电车

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接着再来看Moha52边上的这辆编号

Moha1035属于Moha1型的漆黑

电车车身上红色腰带中央的罗马数字

Ⅲ告诉了我们它是一辆三等电车而从

系列的数字1可以猜到它始祖级的

身份是的这个系列有着国电始祖的

称号在国铁时代国电专用来指代首都

圈以及京阪神地区的通勤电车和行驶

于这个区间的电车和Kumoha12以及

Moha52都诞生于昭和时代不同

Moha1035造于1921年也就是大正

十年更早时候的大正时代你从多方面

都能看出它的年代感比如门是手动开

的驾驶室没有雨刷还有你通过窗户往

里面看看内部基本都是木头造的它

可是目前由日本铁道省建造唯一幸存

的木质火车而且它的行李架中央承重

部分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坚固的

结构而是用网编织的这种设计在现在

几乎已经绝迹了所以说Moha1035

真的是古董级超稀有列车了

Moha1035后面这辆是日本国铁的

EF58型电力机车早在

1946年至1948年间就诞生了

首批31台初期型机车1952年

起EF58型开始大批量生产经过

大幅度改进的改良型机车同时初期型

机车也改装成了与改良型机车相同的

流线型车体在改良后虽然这款列车的

设计仍基于战前的旧款列车但是由于

它在改良后具备的高速性能它常常被

用来牵引特级列车这款列车的诞生

背景和二战后日本资源短缺有关当时

煤炭产量下降煤炭品质也劣化

蒸汽机车用煤遇到严重危机

1946年运输省提出车辆整备

五年计划和电气化五年计划开始国营

铁路的重建和技术改造工作这就有了

在EF13型电力机车基础上研制

的EF58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

不过这款也不是完全摆脱了煤炭由于

燃料油短缺EF58型并没有安装

供暖的蒸汽锅炉因此在冬天牵引列车

的时候仍然需要加挂燃煤的暖房车

来登上 Kuroha1111号体验一下湘南

列车内部的设计直到今天也仍然是

经典配置比如长椅旁供站立的乘客

使用的扶手上方的吊环还有三扇

双开门的设计这在今天的日本列车

车厢中已经是十分常见的配置了所以

不同的是今天的车厢内一般都配有

空调而这辆车用的是电扇哎你有没有

觉得内部的座位看上去挺像我们日常

了通勤服务在当时它还缓解了湘南地

区通勤列车导致的交通拥堵路况

从KiHa43出来尾部正对着的这辆

是日本国铁的前身铁道省打造的

二十米级钢质客车同KiHa43一样

这个系列名也不是官方定义的系列名

而是在铁道迷之间的称呼和KiHa33

650型也就是后来的KiHa35型

同种车身构造的钢制客车都可以用

这个系列名那我们所看到的这款就是

KiHa35系列中的KiHa35型这款车

的大批量生产可就不是我们前面听到

的几百辆了从1939年到

1949年间KiHa35持续了很长

一段时间的量产生产制造的数量

可是达到了1308辆而且由于

生产时间跨度大这款列车曾经过多次

改造所以战后的版本与战时的版本

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后来为了适应

北海道地区较冷的气候环境将窗户

开口变小来防寒

行程的最后让我们以另一辆蒸汽列车

日本国铁C57型蒸汽机车作为结束

吧C57型同样是一款经典车型曾因

流线型的外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贵妇人和蒸汽机车女王当年这个系列

的蒸汽机车总共制造了201辆有

14辆还出口到了中国台湾变成台铁

CT270型蒸汽机车

它和C62型一样都是煤水车式煤

水车就是为蒸汽机车提供燃料和水的

一种特殊铁路车辆蒸汽机车在行驶的

时候不仅需要燃料也需要消耗大量的

水不过C62型是4-6-4型车轮配置

而C57型是4-6-2型车轮配置也

就是从动轮的数量少一对还有和C

62服务于战后不同C57型制造于

1937年至1947年早在二战

期间就服务于铁路客运战后日本整个

铁路业运力不足C57仍承担着重要

的客运任务但在1947年2月

25日一辆从八王子开往高崎的C

57型蒸汽机车由于严重超载运行

在转弯时发生脱轨造成了当时日本

铁路史上最严重的火车事故可似乎在

博物馆看来这仍然无法掩盖C57型

在日本铁路史上的重要性

铁路的历史对于日本而言也是一件

光荣的历史曾诞生了许多放在日本

甚至世界范围内都经典的车型虽然

我们这次行程的博物馆名字中有

磁悬浮但实际上它算是一个日本铁路

史经典款列车的集合展所展出的列车

涵盖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以及磁悬浮列车我们也正好借此机会

了解了日本列车的发展史如果要说

当下2023年最期待的列车型号

应该就是几年后有望实现时速五百

公里以上的磁悬浮列车了吧预计

2027年日本的首条正式磁悬浮干线

中央新干线开通连接东京和名古屋

时速能达到505公里超过现在的

上海磁悬浮线路最高运营时速的每

小时431公里其实博物馆内

关于磁悬浮列车还有段这样的介绍

文字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条新干线投入

运营前东京到大阪需要七个多小时的

铁路行程如今已可控制在2.5小时

内未来磁悬浮技术的中央新干线建成

后更是只要一小时出头2027年

这条磁悬浮线路能不能顺利通车我们

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如果最终有望实现

那无疑日本铁路又将为世界铁路史

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好了如果你还想

再仔细看看博物馆内的列车细节可以

通过美璟的PC端官网或者VR回

看一遍如果你对其他国家的铁路行程

感兴趣也可以搜索一下铁路关键词

还有德国铁路博物馆等你来体验还有

现在立刻转发分享就能获赠璟卡快把

行程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最后感谢

行程策划卢比行程顾问夏子伊藤博康

陈威臣对本次行程的支持本次行程的

VR摄影师是Toga Dha

Saran如果你有全景拍摄需求

可以联系他哦我们就在下一趟旅途再

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