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风尘中的沙漠神话。
在地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小国约旦境内,有一座名为佩特拉的神秘古城,它由岩石雕凿而成,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峡谷中。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它曾是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王国首都,由于坐落在沙漠至地中海的商道中心,一度繁荣兴盛。
约旦世界遗产约旦世界遗产
西克峡谷蜿蜒曲折光线斑驳被人们
形象的称为蛇道蛇道最宽的地方有七
米最窄处只有两米左右一般情况下
游客进入佩特拉大多靠双腿要是实在
走不动或是想体验一把当地居民的
生活呢可以向古城中随处可见的
阿拉伯小哥租一头骆驼骆驼是佩特拉
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纳巴泰人和贝
都因人沙漠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你身旁
台阶前的石壁上就一处两千多年前的
人牵骆驼雕像呢不过啊由于这里的
砂岩硬度不高加上风化作用现在只能
看见人的下半身和骆驼的四条腿了蛇
道作为进入佩特拉的唯一通道不仅
人类和动物要从这进城各种物资也是
其中就包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
为了引水纳巴泰人在蛇道两侧的岩石
底部挖凿出两条水道通向峡谷外水源
充沛的瓦迪穆萨小镇这样一来呢完美
解决了城中的饮水问题
如今的修道院里头也是空荡荡的苏打
就不邀请你进去参观了咱们转个身
往后看广场那侧有一家茶室苏打想
特别推荐给你这是一家建在山洞中的
原始店铺它的休息区位于一个巨大的
天然洞穴里头里边有一排排的长沙发
经过我的亲身体验超级凉快你可以在
那儿休息喝茶吸水烟养精蓄锐恢复
体力毕竟徒步了这么久到最后了当然
要坐下来喝杯冷饮再好好欣赏欣赏
修道院的壮观景色啦要是碰上游客
不多的时候你还能独占一排沙发躺着
睡一会儿惬意的很呢哦对了茶室里的
各种饮料价格也不算特别高苏打上回
点了一杯薄荷茶两约旦元算下来二十
块不到在此情此景之下这已经是相当
良心了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威廉伯根在致
佩特拉一诗中写道令我震惊的唯有
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
通过今天佩特拉古城之旅的游览你
一定也发出了和他同样的感叹吧人们
形容佩特拉是一座雕刻在岩石上的
梦幻王国干旱荒漠中的人间天堂这座
两千年前的国际大都市以其巨大的
规模闻名于世而我们今天所能触及
探访的还不过其规模的百分之二从
一八一二年贝克哈特发现他以来已经
有无数游客学者进入过这片神奇的
土地苏打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
未来一定能欣赏到一座更完整更丰富
也更精彩的佩特拉古城最后就让我们
在西克峡谷上空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喜欢本次行程不要忘了分享给你的
朋友哦在这里感谢行程策划leo
行程顾问十一旅见狐狐文本次行程的
vr摄影师ErikBjers
MikeAnton
MalinkaRuslan
SergejEsnault
JonBrack
MohamedAttef如果
你有全景拍摄需求可以联系他们哦我
是美璟设计师苏打接下来的时间交给
你啦
欢迎来到佩特拉之夜现场没错佩特拉
古城的门票啊分为日场和夜场每天
下午六点古城清场所有游客必须出园
等到晚上八点夜场游客进入就算你买
了通票也不行哦不过在美璟世界vr
游览中咱们就省去了再走一遍蛇道的
时间直接进入夜场啦不同于白天场
可以自在游览整座佩特拉城夜场的
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卡兹尼神殿从
蛇道一路走来你会看到地面上摆放着
无数蜡烛小灯神秘感十足要不是周围
的人群都穿着现代化服装还真会让人
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呢说到
这儿苏打多提一嘴佩特拉向来被称为
世界上门票最贵的景点日场票价
五十五约旦元折合人民币五百元左右
佩特拉之夜的门票价格呢是十七约
旦元大概是一百五十多元这票价值
不值就因人而异咯
哇塞佩特拉最神秘最迷人的卡兹尼
神殿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如果你
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夺宝奇兵
系列那你对面前的神殿肯定不会陌生
在夺宝奇兵三之圣战奇兵中这里是藏
着耶稣圣杯的宝库传说喝了圣杯里的
水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电影取景地
之外呢这里还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故事的发祥地据说啊四十大盗当初劫
来的珠宝都藏在里头呢奇幻氛围瞬间
拉满有没有好啦好啦不讲故事啦话题
回到神殿的外观上来不知道你还记不
记得苏打在开头提到过佩特拉是一座
岩石雕凿出的城市这里的所有建筑都
是在石头上凿刻出来的你仔细看卡兹
尼神殿就会发现他从砂岩山体中开凿
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玫瑰金的
奇妙颜色这样一座近四十米高的石头
建筑让人们不禁开始猜测二十个世纪
前的纳巴泰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呼经过一段不太好走的山路我们终于
抵达高祭坛附近了不是我说啊虽然
高祭坛线听上去只是一条普通的上山
线路但以这陡峭程度来说没两小时是
绝对爬不完的苏打上次来每走十分钟
就得停下来歇一歇不过好在呢山顶
风景确实不赖就连佩特拉城外的瓦迪
穆萨小镇都能看到呢从高祭坛线的
名字中咱们能听得出来高祭坛是这条
线路的终点那是佩特拉的最高点是纳
巴泰人用来祭祀的地方据说每年特定
时间纳巴泰人会在高祭坛举行仪式
他们宰杀牲畜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
祈求来年雨水丰沛五谷丰登在离祭坛
不远的较矮山丘上还有两座矗立着的
方尖碑古埃及人用方尖碑表达对太阳
的崇拜而纳巴泰人相信啊方尖碑是
通天的是神灵和人类沟通的桥梁
来走到更靠近城中街道的悬崖边
gat俯瞰佩特拉城全貌的最佳视角
从这儿看刚才的墓室洞穴都变得十分
渺小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概
就是这个感觉吧赏景之余不知道你
有没有发现高祭坛对面下方的这排
墓室啊比咱们之前在门面街看到的要
精致一些门面呢也更宽更大这排场
看起来像是属于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
没错没错我们从高祭坛远眺到的这
一片其实是皇室墓地区域沿着大道一
字排开有国王墓王后墓公主墓等等
苏打今天呢打算带你深入参观其中
比较著名的三座墓室地理位置
从南到北分别是瓮墓科林斯墓和宫殿
墓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开启皇室墓地
线路游览了
除了瓮墓向北走个百来米现在出现在
我们眼前的是两座紧紧相邻的墓室
右边这座更靠近瓮墓的是科林斯墓
左边的呢是宫殿墓先来介绍科林斯墓
吧他是本次皇室墓地中损毁最严重的
据推测应该属于马里卡二世时期的
墓穴作品它的全称叫做科林斯柱墓室
科林斯柱是源于古希腊科林斯的一种
古典立柱样式后来被罗马人学习了去
并进行了改进它的柱头形状是一口倒
过来的大钟有很强的装饰性我们熟知
的雅典宙斯神庙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
然而由于科林斯墓在地震中损坏过于
严重墓室主体建筑上方的科林斯立柱
已经不太能辨认出来了
焦点转向左侧的palace
tomb宫殿墓这是一栋华丽的建筑
共五层楼高因其宏伟精致的外形像
一座宫殿而得名据推测它建造于纳巴
泰王国末期即公元七十年至一百零六
年纳巴泰末代国王拉贝尔二世在位
时期如你所见宫殿墓也是一座纯石头
建筑但它和咱们刚才游览的两座皇家
墓地又有些不同那就是它并不是完全
在山体间凿刻由于背后的山墙是个
斜坡无法一次性建造出五层楼高的
墓室所以啊宫殿墓第三层立柱以上的
左边部分是另外采用独立石块筑造的
如今那块也和科林斯墓的部分建筑
一样早已在地震中倒塌了从瓮墓到
宫殿墓咱们皇室墓地线的游览就到此
结束了你可能会有疑问啊说是皇室
墓地可连里头曾经葬的是哪几位皇室
都不确定呢嗨你要知道神秘的纳巴泰
人在历史上几乎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
咱就当开开眼界了呗
要是想平视代尔修道院呢山洞茶室
那个角度就不错但若是想要收获更有
大片质感的俯瞰远眺视角呢还是得爬
到茶室后山上的瞭望台来这里是欣赏
修道院日落的最佳地点每天傍晚时分
夕阳洒满山谷就俩字儿绝美既然说到
了修道院的日落苏打还想给你讲讲这
日落的另一番意思由于修道院坐东朝
西的地理位置这里每天只有夕阳照射
所有人说啊修道院象征着死亡入口处
的卡兹尼神殿则跟他正好相反坐西朝
东每天都能迎接初升的太阳代表着
新生两座重量级建筑就这样在佩特拉
古城的东西两端遥相呼应从卡兹尼
神殿一路走到代尔修道院咱们本次
行程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给你几分钟
再欣赏欣赏眼前的美景吧休息完毕
我们就要回程喽
游客参观卡兹尼神殿导游都会建议去
对面的小山坡上看全貌苏打呢给你
安排了更贴近卡兹尼的半空视角可以
清楚的看到卡兹尼神殿分为上下两层
各有六根立柱建筑外立面上还雕刻着
许多精美图案如果你对建筑略有研究
还会发现卡兹尼神殿并不是一座单一
风格的建筑其中有希腊罗马式科林斯
柱有代表希腊之神宙斯的雄鹰神殿
中间的雕像却是埃及女神伊西斯对于
这一点古籍里是这么说的纳巴泰人
当初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的
商旅要道以做香料生意发家因此变得
十分富有他们吸收了希腊罗马等众多
地区的审美建造起佩特拉城所以啊
咱们可以把卡兹尼神殿看作是一个多
风格集合体按照考古学家的推测当年
的纳巴泰人应该是首先爬到山顶削平
山头然后自上而下的凿开石窟建造
宫殿这在工程历史中算得上是个建筑
奇迹了
在半空俯瞰从门面街延伸而来的街道
除了鳞次栉比的墓室和洞穴之外最
引人注意的莫过于街道一侧的半圆形
露天剧场了这是一座典型的古罗马式
剧场它和佩特拉城中其他建筑一样也
是从山体岩石中雕凿而成纳巴泰人
最初将它建成时可以容纳两千多人
可以想象那时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
不错的然而就在佩特拉发展鼎盛的
公元一世纪左右当时最强大的
罗马帝国盯上了他大手一挥将其占领
纳入版图进城的罗马人在原本剧场的
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扩建于是便有了
我们身下这座充满罗马风格可容纳
八千余人的石头剧场
短暂参观完剧场两边的高祭坛和皇室
墓地后咱们再次回到主线上来从宫殿
墓前延伸出来的街道往前走下方这条
是位于佩特拉城最中心地带的柱廊
大街光听这名字就能猜到这里原先是
一条石柱围成的长廊道路两边散落的
石墩就是柱廊的遗迹考古学家通过对
石柱和残留的西门遗址勘测分析发现
柱廊街大门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有点
像罗马的凯旋门所以他们得出结论
柱廊大街应该是在公元二世纪
罗马帝国占领佩特拉后由古罗马人在
纳巴泰人的碎石路基础上修建的当时
的街道两侧集中了神殿宫殿教堂住宅
等等街边还有商铺里头经营着各种
纺织品和香料生意可以说啊这里就是
罗马时代佩特拉城的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哦
当然啦佩特拉不仅仅只有神殿和墓室
偌大的城市里自然也会有许多人们
生活留下的痕迹比如居住遗址啦剧场
啦街道啦祭坛呀等等等等这些遗迹
咱们待会儿都会去到哒第一个关键词
居住我们现在走进的呢是纳巴泰人和
贝都因人居住的洞穴遗址它的位置就
在门面街的墓室边上用考古学家的话
来说当年的佩特拉是一座活人和死人
共存的城市当年人们居住的洞穴
大部分都建造在墓穴旁边听起来很
诡异啊但纳巴泰人确实是这么干的
后来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也曾在这些
洞穴中生活直到佩特拉被世人发现并
作为景点开发他们才不得已迁至附近
的小镇定居
虽然柱廊街和街边建筑现在基本已经
荡然无存但周围留下的部分遗址还是
挺值得一看的柱廊大街一侧的平台上
有一处大神庙遗址据官方介绍这是
佩特拉最重要的考古学和建筑学遗址
之一大神庙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纳巴泰
王国鼎盛时期依山而建的他占地七
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了正殿下殿通道
围墙等等我们眼前广场上的这些石柱
啊就是建筑基座根据石柱的高度进行
推算当时的大神庙每部分建筑平均
下来都有二十米高呢此外苏打粗略数
了数这儿的廊柱数量总共大约有两百
来根其中一些石柱上还刻着亚洲大象
头等精美图案建筑水平可谓精湛可以
想象到当年的纳巴泰人在大神庙的
建造上绝对是花了大心思嘞
站在大神庙的正殿旁环顾四周可以
看到密密麻麻的廊柱遗迹顺着这个
方向往更远处看山前有一座古堡式
建筑它的名字叫做法老女儿的宫殿
咱们简称女儿宫嘿这名字听起来有
故事哈传说啊曾经佩特拉城一度十分
缺水当时的国王便下令谁要是能把山
外的泉水引入城中就把公主嫁给谁
后来一位小伙子完成任务娶到了公主
也许是因为传说当地人们便把这里
看作是一座宫殿女儿宫的名字也就
这么流传了下来但是呢这说到底是个
传说故事了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女儿
宫实际上是一座神庙早在公元前一世
纪亚里达四世在位时期就已经存在
而且还不是人人能进的只有牧师才能
进到最内部最中心人们猜测里头供奉
的可能是山神度厦拉是纳巴泰人信仰
的一位主神古代朝圣者来到佩特拉有
很大可能就是冲他来的
嚯一眨眼的功夫咱们身边的石头居然
变成了一种奇妙的颜色其实啊佩特拉
的岩石大多都是红褐色的只不过在
阳光强烈的时候不太看得出来如果你
游览的仔细肯定会发现在之前的几个
场景中也出现过这种玫瑰色岩石
佩特拉玫瑰古城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在贝都因人口中没有玫瑰岩这个
说法他们呀更喜欢把这些石头叫做
五花肉嘿嘿你别说看着红白相间的
感觉还真挺形象的说了这么多还没
介绍咱们新来的这地方呢这里啊是
位于主线和修道院线交界处附近一个
地势较高的山坡四周这些开口的洞穴
建筑呢是很久很久以前以东人的村庄
废墟他们的历史据推测得有两千七百
多年算下来比纳巴泰人还要早几百年
呢
不过很可惜剧场在公元三百多年的
一次大地震中被毁只有残破的遗迹
保留了下来在剧场前驻足我们依稀
可以看出这里的观众席自上而下按照
阶梯状被分为三大区域各区之间以
一条宽敞的走廊作为分割和咱们现在
的观众看台十分相似看台两端的下方
各有一个像隧道似的石砌拱形结构
这个呢叫做拱券扶壁可以为与之相邻
的建筑物起到支撑的作用对了对了
由于依山而建的特点这座剧场还自带
天然音响效果呢你要是走上舞台大喊
一声估计整座佩特拉城都能听到你的
声音半圆形剧场是佩特拉的重要地标
也是几条线路的分割点在它的两边
分别是高祭坛线和皇室墓地线所以到
这里啊咱们的主线要先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先上高祭坛登高路就在剧场
不远处
初次听到以东人这个称呼你肯定不
知道他们是谁苏打为你解释解释根据
圣经记载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以扫又
是谁呢亚伯拉罕是传说当中古希伯来
人和阿拉伯民族共同的祖先而以扫是
亚伯拉罕的孙子也是以色列民族祖先
雅各的哥哥希望你没被绕晕用一句话
简单概括以东人啊通常被认为是现代
阿拉伯人的祖先之一一直以来以东国
都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古老王国据说
位于死海和红海之间的约旦峡谷中
还有人认为以东国只是圣经中的神话
王国而佩特拉以东村废墟的发现无疑
向我们证实了以东王国真的存在从
这些建筑特点我们也能看出依山势
挖洞建房子不是纳巴泰人的专利很有
可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苏打算算
啊逛完以东村废墟行程已经过了一
大半了咱们还剩最后一个目的地代尔
修道院走吧下山去向修道院出发
修道院线是官方发布的几条路线中
距离入口最远的一条沿途没有多少
古迹多是墓室估计你都看腻了所以我
就自动帮你略过了我们的重点呀是
前方闪着金光的代尔修道院值得一提
的是一般游客从主线尽头女儿宫走过
来得攀爬一千八百个台阶才能抵达
这里几乎没几个人能撑到最后幸好
咱们vr游览自带buff加成嘿嘿
没这烦恼粗粗看一眼代尔修道院和卡
兹尼神殿外形十分相似他和卡兹尼
同样备受影视作品的青睐变形金刚有
一部电影就是在这儿取的景再看几眼
你应该就能发现他俩的不同点了卡兹
尼是在山体上向内凿刻出来的而
修道院呢则是在岩石表面雕刻出来的
准备好接受裁决了吗开个玩笑想当年
古罗马人就是在这儿审犯人的哦不过
实际上瓮墓也并没有一直作为司法
机构来使用在五世纪中叶佩特拉归为
拜占庭统治这里的作用呢又从法院
变成了教堂有考古学家发现瓮墓内部
的四壁上就有希腊文字记载此处曾是
基督教徒做礼拜的场所环顾一周这里
不像咱们国家的陵墓有一堆大大小小
的墓坑苏打猜测当时国王的棺木很有
可能就直接摆放在平地上喏就是前方
正中间的那个大房间里头这一点或许
也是他后来能被改造成法院和教堂的
原因吧
沿着越来越狭窄的峡谷继续前进我们
这会儿来到了蛇道尽头一线天这个
名字嘛苏打不多解释了抬头看看天空
你就会有答案现在视线转向前方的
峡谷缝隙处一座廊柱式建筑赫然出现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卡兹尼神殿你可能
不知道在十九世纪前瓦迪穆萨镇的
居民和贝都因人是不欢迎外人前来的
当年瑞士探险家贝克哈特乔装打扮成
阿拉伯人凭借着一口熟练的当地方言
才获准进入他跟随当地人经过西克
峡谷站在和我们同样的角度见到了卡
兹尼神殿尽管还没看清他的全貌但
仅仅这一瞥就足够让人震撼了贝克
哈特甚至还在日记中写道他是现存最
完美的古迹之一怎么样是不是听的
等不及了呢走走走马上就带你见识卡
兹尼神殿的真面目
不用环游世界也能环游世界在美璟
身临其境全世界你好我是美璟设计师
苏打在地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小国
约旦境内有一座名为佩特拉的神秘
古城它由岩石雕凿而成隐藏在一条
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峡谷中
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威廉伯根形容他
这是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
历史的一半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他曾
是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
王国首都后来又先后归古罗马拜占庭
伊斯兰帝国统治纳巴泰人最初建造的
佩特拉由于坐落在沙漠至地中海的
商道中心一度繁荣兴盛到了公元三
世纪海上贸易兴起佩特拉城开始衰落
并逐渐被废弃只有游牧民族贝都因人
偶尔在此居住直到一八一二年瑞士
探险家贝克哈特的到来才得以让他重
现在世人面前今天啊苏打就将带你
走进佩特拉一探这座神秘古城曾经
辉煌的历史与文明我们现在正在从
约旦首都安曼前往佩特拉的途中在穆
吉布山谷做好准备咱们即刻上路
越往修道院身边走你越能感受到他的
雄伟和巨大不过凑近看苏打发现他的
外部装饰要比卡兹尼神殿简单许多说
说修道院的作用吧但凡对宗教稍微
了解的小伙伴都知道作为基督教徒
修道场所的修道院是公元四世纪才
开始兴起的纳巴泰人怎么会建造它呢
嗯实际上啊代尔修道院在最初建成时
是一座神庙在纳巴泰时期用于宗教
首领聚会以及举行宗教仪式当然了
不是基督教到了古罗马和拜占庭时期
他被基督教徒改造成为了修道场所所
以便有了修道院这个名字由于位置
距离佩特拉城入口较远并不是所有
游客都知道它的存在当年发现佩特拉
的第一人贝克哈特也没见到他的真容
呢咱们今天算是赚了
噔噔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佩特拉景区
里头了这里是连通游客中心和佩特拉
城的入口通道是一条岩石山体中自然
形成的缝隙官方名称西克峡谷对面
倚靠在石墙上的这两位是混迹在
佩特拉的贝都因生意人手中的手镯子
是他们推销的产品你要是喜欢呢可以
买一个来戴戴注意一定要砍价啊苏打
头一次来的时候没这概念一个遮阳帽
就花了我两百大洋呢好啦在峡谷
入口处短暂停留接下来咱们就正式
进入神秘的佩特拉从现在所在的主线
入口前进先到卡兹尼神殿整条线路
沿途会经过佩特拉景区官方划分的
主线皇室墓地线高祭坛线和修道院线
最终的目的地呢是代尔修道院这么多
线路听起来就让人晕乎乎的要是没人
领着走啊估计很容易就被绕进去了
所以你可千万千万要跟紧喽
大约一点五公里长的西克峡谷有着
独特的山体面貌远看像是被刀劈砍而
成近看这些岩壁又显得圆润流畅这是
大自然沙与水造就的产物西克峡谷和
佩特拉城均处在东非大裂谷断裂带的
延长线上据考察数百万年前这一带是
大洋海底后经地壳变迁火山喷发上
万年的流水冲刷过后水面褪去逐渐
形成沙漠仔细观察身边的岩石纹路
不难发现上面有无数流水冲刷过的
痕迹在这样的奇特景象中自然不乏
传说的存在相传啊这里曾是犹太先知
摩西到过的地方摩西用手杖敲击峡谷
沙漠中便出现了神奇的摩西泉眼从而
形成绿洲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摩西
泉眼呢也无迹可寻不过我们可以看到
的是这里确实拥有许多顽强的生命你
瞧在两侧的岩石缝里就有不少植物探
出头来迎接你呢
喏现在的纳巴泰墓室中很多都和我们
参观的一样空无一物反而还成为了瓦
迪穆萨居民和贝都因人的休息乘凉
之处由于砂岩隔热的特性墓室内部
十分凉爽和外边的高温形成了鲜明
对比咱们在这儿待一会儿吹吹风也是
相当舒服的在纳巴泰墓中躲躲烈日
顺便听苏打说说这些墓葬的建造特点
如你所见啊古代纳巴泰人的墓葬大多
是开凿在山间岩石之上据考古学家
所说比起平地而起的独立式建筑来说
这样依山而建的建筑更能经受住地震
另外啊纳巴泰人还根据墓主人的地位
建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古墓有国王墓
贵族墓平民墓等等我们正游览的这座
呢是较为普通的平民墓室刚才忘了
告诉你卡兹尼神殿最初建造起来极有
可能也是作为墓室使用的考古学家在
神殿地下室中发现了一个小型墓葬坑
他的主人还不能确定但我想啊肯定是
个皇亲国戚级别的主
告别宏伟的卡兹尼神殿我们按照主线
顺序经过神殿前的另一处峡谷眼前
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如果把蛇道
和卡兹尼神殿比作进入佩特拉的门户
的话那我们现在可以说是进入城中心
了站在小山坡上往下看远处的街道
叫做门面街它的名字来源于两侧山壁
上这一排排纪念碑般的洞穴石窟这些
洞穴石窟啊是纳巴泰人的墓葬地其外
部门面正对的街道就被叫做门面街啦
这么说好像有点恐怖啊里头不会有人
骨吧不慌不慌这些墓室内部啊如今
基本都是空空如也的状态一会儿我挑
一个带你进去看看没什么好怕的
通过分析和推测咱们初步可以确定瓮
墓的主人是位大人物但在当地居民贝
都因人口中这里却被叫做法院和监狱
嗯这是什么情况苏打在查阅一番资料
后发现哦原来啊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古罗马人选择了瓮墓作为佩特拉行省
的最高司法机构所在地也就是法院
如果你从远处欣赏瓮墓整体构造会
看到我们所占的墓前广场下方有许多
拱形洞穴那是古罗马人为法院增设的
小房间被用来当作司法人员的办公室
和关押犯人的监狱瓮墓内部的大空间
呢自然就是进行审判的场所啦
沿皇室墓地线从南向北一路攀登最先
到达的是咱们跟前的厄恩墓也叫瓮墓
它因墓室正面顶端刻有一个瓮坛而
得名厄恩呢就是瓮坛的意思可以看出
瓮坛是一间体量庞大的大型墓室也是
我们参观的三间皇家墓室中规模最大
的一个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瓮墓初建
时间在公元一世纪的四十年到七
十五年之间从墓室的规模和位置来看
他应该属于当时纳巴泰王国的某位
国王可能是公元四十年到七十年在位
的马里卡二世也可能是他的上一任亚
里达四世毕竟对普通人来说要在山间
开凿这么一座高级墓室是根本不可能
的